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4:41    次浏览
信息是有重量的,是指信息需要载体。在新浪服务器上的风中散发的文字是我写的,这些文字是我的脑神经元网络形成的。这些信息的源头在我的物理存在,因此,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就要依赖两个因素:路径、受体。一大群人,你跟一个人说一句很简单的话,逐个传下去,都会产生很大的歧义。更何况,你去看一本书,读一段文字,想要完全复制马克思的脑体系,那是完全不可能的。计算机,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。计算机,只是会按照约定的策略形成智能体系。之前,我曾经提到过一个美国上市互联网企业,专门做数字广告平台业务。这个公司的产品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,对各种自然语言网络信息可以用语义分析方法实现人工智能处理。在中国,竞争对手采用的策略仅仅是基于关键字,远远没有达到语义分析程度,更别提深入学习。这种初级的人工智能手段,可以辅助人类决策,替代大量的脑系统活动和巨量的行为分析。一个人,想要把自身创造的信息传递给另外一个人,需要的路径,就是自然语言、书本印刷、网络传播。但是,受体对信息的分析、整理、形成过程,是完全不受控的,必然千差万别。人工智能,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,只是会出现符合逻辑的错误,不会出现不符合逻辑的任何结果。如果,人工智能也出现信息加工分析的多样性、不确定性,那就真的距离意识形成更接近了。人工智能,是会颠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。因为,大量需要积累学习才可以形成的生产力,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,这给更多人创造出更多的时间形成创造力。创造力,就是形成新的信息。人工智能,又会因为人类创造的新信息实现发展。这会形成系统的自强化现象,直到出现《西部世界》。